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生物肥料:让农田“减肥”又增效         新疆逾6万亩天然富硒土地获“国字号”认定         粮食减损与增产同样重要         全国秋冬种已过九成 农业农村部:力争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5亿亩以上         新疆林果采收已完成六成多 采收量达578.9万吨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产业发展>>农  业>>正文

供给侧改革让新疆稻乡香飘更远

2018/08/09 17:22:31  点击:[]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8日电(记者孙少雄、齐易初)仲夏时节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简称察县),几十万亩水稻在热风中翻滚,拱起的绿波清香阵阵。这个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水稻主产区正搭乘供给侧改革的快车,致力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让稻香更浓,飘得更远。

天刚蒙蒙亮,家住察县坎乡库勒特克其村的农户曾寿茂便扎进自家的200亩稻田,开启一天的除草工作,与他“并肩作战”的还有新雇的20多名除草工。大家抓紧时间劳作,要趁正午太阳最毒前收工。

“工人们在我家至少要除半个月的草,一个人一天工钱150元。”曾寿茂笑着说,“这要在过去几袋除草剂就解决了,但这钱我出得心甘情愿。”

几年前,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曾寿茂和不少农户一道种起了有机水稻,虽然成本略高,但秋收喜人,“稻谷收购价翻了两番,加工成大米后价格更是过去的5倍多。”曾寿茂说。

有机水稻的种植,让大家看到了品质带来的溢价空间,从有机肥到生物防虫,从选用优质稻种到人工除草,农户们积极参与其中,不少人还依托有机水稻,衍生出“鸭稻共作”“蟹稻共作”,办起农家乐开门待客。袅袅炊烟,飘过田里欢腾的鸭蟹,掠过空中展翅的白鹭……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享受着日光浴、大口饮着天山冰雪融水的察县稻谷,这两年在生产提质增效的同时,还开始寻求强有力的品牌引领。

察县农业局党组书记苑军介绍,新疆去年首次实施“三品一标”补助政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业部门随即对本地19家大米企业推行准入和统一标识,符合标准的企业在大米包装袋上使用“察布查尔大米”地理标志商标,“贴标”后的大米开始“抱团”走向市场。

而在过去,察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各自为阵”,优质的稻谷因品牌不响,只能走低端市场。生意人朱恒江介绍,如今,他经营的新疆布哈米业有限公司,不仅在江苏盐城市对口支援察县工作组的帮助下,赴东部沿海地区展销,还为了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推出米茶等多种系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的中高端市场。

“众人拾柴火焰高,各企业合力形成的品牌优势,推动着农业发展在质量上的提升,而要让质量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实力,安全保障也必不可少。”朱恒江说。

2017年,县政府引入了第三方监管机构,对所有“贴标”大米的种植、收割、生产过程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管,并不定期对稻田内的有机水稻抽样检测,对各企业生产的大米进行批量检测,建立了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

“强调品质不单是为了维护一个品牌的生命,严把质量关最终是为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苑军说。

上一条:中央财政出台保费补贴政策支持制种产业发展
下一条:新疆杏主产区食心虫蛀果率大幅下降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