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对口援疆推动全链条“疆产东进”         【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千里驰援,合力战“疫”!河北省援助抗疫应急物资抵达新疆         【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风雨同舟 共克时艰 山东省援疆抗疫物资抵疆         安徽省党政代表团来疆考察对口支援工作         援疆医生邢锐:抱志而往 有为而归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援疆工作>>援疆工作>>正文

浙江援疆“启明行动”:让患儿进入“有声世界”

2021/10/11 18:38:58  点击:[]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治立 通讯员叶锡挺报道)“a、o、e……”10月9日上午,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人工耳蜗调机室,一个月前植入娜扎开提·约尔开提体内的人工耳蜗开机后,她第一次发音。

随后,在阿克苏地区启明学校康复老师的引导下,娜扎开提喊出了一声“妈妈”。在场的人鼓起了掌,娜扎开提的母亲泪流满面,她激动地说:“我女儿7岁了,这是第一次听她说话,第一次听她喊妈妈。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浙江来的专家!”

10月9日,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康复检查。叶锡挺摄

和娜扎开提一起进入“有声世界”的,还有10名患儿,他们都受益于浙江援疆的“启明行动”。

记者从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了解到,浙江省安排2000余万元援疆计划外资金,用于支持阿克苏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残障儿童康复救助。自2021年起,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对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户籍有康复需求的视力、听力、言语残障儿童开展筛查诊断及康复救助。支持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健全完善残障儿童康复救助社会保障体系,培养残障人士筛查、诊治、康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建立残障儿童“一人一档一策一医生(康复师)一老师一干部”工作模式,集中开展2-3期救治康复行动。

9月初,浙江援疆“启明行动”专家团队来到阿克苏地区,一期共筛查出34名残障儿童作为试点康复救助对象。经过术前检查、多学科联合会诊,手术适应症和学习能力评估等,目前共有23名残障儿童接受治疗和康复,其中人工耳蜗植入手术11名、角膜移植手术2名、助听器验配8名、特殊定制镜片眼镜验配2名。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启音科教师金晨杰告诉记者,从这11名患儿的评估情况来看,多数患儿听视能力分级和言语可懂度分级都在1级。这是最低的级别。接下来,这些孩子需要2-3年的康复过程,逐渐地从手语交流转变到和正常人一样言语交流。

10月9日,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康复检查。叶锡挺摄

当天,11名患儿视频连线浙江省“启明行动”手术专家团队。主刀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付勇对他们一一进行复查,他说:“效果很明显,也达到了预期,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还是后期的康复训练,这样才能真正让这些孩子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

目前,阿克苏地区启明学校已经划出1600平方米的教室,作为听障儿童语训中心及人工耳蜗康复训练基地。阿克苏地委副书记、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朱林森表示,今年年底前,对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所有疑似及持证残障人士进行全覆盖摸排汇总、登记造册,分类确定救助对象,便于“启明行动”持续开展。

“我们将结合当地康复救助承受能力,制定分期分批救治康复计划,分类分批组织浙江专家赴疆开展手术,力争在2022年底前完成手术治疗,基本实现应救尽救。”朱林森说。

10月9日,受益浙江援疆“启明行动”的患儿体内人工耳蜗开机后,患者第一次听到声音,发音说话。叶锡挺摄

同时,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还将选派残障人士管理和技术人员赴浙开展培训交流和跟岗学习。全面改造提升阿克苏地区启明学校,率先在全疆开设智力障碍学前和职业高中教育,计划2023年在校生人数增加至600人。发挥“浙江·阿克苏特殊教育发展联盟”作用,整合浙江优质特教资源,开展组团式帮扶,真正把“启明行动”做成一个长期的惠民品牌工程。

上一条:19个对口援疆省市非遗精品齐聚新疆
下一条:河北省援疆工作考察团来疆考察对口支援工作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