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对口援疆推动全链条“疆产东进”         【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千里驰援,合力战“疫”!河北省援助抗疫应急物资抵达新疆         【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风雨同舟 共克时艰 山东省援疆抗疫物资抵疆         安徽省党政代表团来疆考察对口支援工作         援疆医生邢锐:抱志而往 有为而归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援疆工作>>援疆工作>>正文

白洋淀携手博斯腾湖“苇苇道来”

2021/10/19 18:41:16  点击:[]

【关注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非遗连连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秋季的博斯腾湖,蓝天碧水之间,成群的水鸟游弋,来往的渔船轻驶,划开清波泛起层层涟漪,摇曳着芦苇荡……看到视频里的这一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丙军,想起了家乡白洋淀。

10月16日,在新疆美术馆举行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杨丙军数次驻足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展位前,被循环播放的宣传片吸引。

博斯腾湖和白洋淀,同为全国四大苇区之一,产出的芦苇具有韧性好、耐烫、易保存等特性,制成的芦苇画逐渐衍生为一种民间艺术,并造就了一方产业。

杨丙军是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从16岁到中央美术学院插班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到学成回乡后开始创作芦苇画,他与芦苇画已结缘30多年。2006年,一位名叫杜玉新的新疆姑娘来到白洋淀找到了杨丙军,拜师学艺。

“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了用芦苇编制的风景画,被其清新天然的魅力吸引。心想家乡博斯腾湖盛产芦苇,为什么不利用它做一些工艺品呢?”杜玉新前往河北、河南等芦苇画主要产地,拜访了数十位民间艺人学艺,杨丙军便是其中一位老师。

2007年,学成归来的杜玉新注册了博湖县阿勒奇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芦苇画赢得了市场,现在,公司一年可以加工、生产近3000幅芦苇工艺画,带动30多名村民就业,产品还入选“新疆礼物”。

杜玉新诚挚发出邀请:“希望杨老师到博湖指导我们提升芦苇画技艺,同时看看美丽的博斯腾湖。”

上一条:让广大农民有一技之长
下一条:新疆馕产业(天津)推介会暨特色农产品交易会闭幕 现场签约金额达19亿元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